北京协和医院于1921年率先在中国建立起严格、规范并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九十六年来,协和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高要求,并着眼与国际接轨,注重素质培养与文化熏陶;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注重医德医风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师资培训和资源平台建设,不断探索,传承精进,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协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有两条:
一、培养体系完备
协和的大夫都是“熏”出来的,全院重视教学、全员参与教学的浓厚氛围需要一个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管理制度、激励机制作为支撑。一是建立并保持了从教学主管院长、教育处、基地主任、教学副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到学员这样一个层级完备、职责明确的完整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了各项教学任务得以高效优质地完成。二是积极发动教学专家的力量,设立了由中青年教学骨干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负责医院教育教学制度的制定和重大教学事项的决策;设立了由老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组,负责对医院教学质量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出谋划策。三是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保护和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通过提高教学收入、将教学工作纳入科室绩效并与人员职称晋升挂钩等方式,使教学做得好的科室和老师得到合理的回报,形成了大家愿意做教学、愿意做好教学的良好态势。四是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为保障整个教学体系的运行质量,医院除按照国内标准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外,还引进了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的标准,邀请外国专家对我院进行基地督导(self-study),这一做法在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内部产生了良好反响,督导的结果促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调整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计划,形成了完整的闭环管理。
二、培养模式创新
医院在继承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总住院医师制度、大查房、临床病例讨论会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打造了许多新的教学品牌。一是探索交叉培养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例如,协和麻醉科针对综合性大医院中麻醉专科培养的短板,在院内轮转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交叉培养模式,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送到院外甚至省外其他医院进行短期培养,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举办技能大赛,丰富教学形式。除了种类丰富、梯度有序的常态化培养模式外,医院还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如内科青年医师读图大赛、外科青年医师技能大赛、妇产科“林巧稚奖•青年杯”临床技能大赛等,场场爆满。成功举办的系列教学活动展现了青年医师更加扎实的技术能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全社会获得广泛好评。三是探索恢复老协和“小规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4月,经人社部批准,协和开始实施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这是在探索创建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个项目有两个突出亮点,其一是我们为每位学员配备了专属导师团,导师团由3~5名覆盖医疗、教学、科研的顶级导师和1名一对一跟踪辅导的专职导师组成,全程零距离帮助博士后完成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同时,还为每届学员配备2~3名辅导员,负责协调处理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专属导师团是在我院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通过老中青的“传帮带”作用,强化了学员与导师之间的密切接触,使学员在导师的培养、引导、关爱和信任中,感受种种细节的熏陶,迅速成长起来,组成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医师队伍。其二是培养方案不仅强调高强度、高要求的临床学习,还安排了医学人文、领导力等6大公共模块,力求培养出一批医、教、研、管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翻开协和百年历史,每位受人民爱戴的好医生,都始终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信仰。他们不但医术高明、技术过硬,而且医德高尚、心怀大爱。他们的行为示范也时时刻刻鼓舞着医院里的年轻人。在协和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定会为国家输送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医生,为实现“健康中国”伟大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